乐鱼买球app-全国十佳农民(这个农民逆天啦,当选全国十佳,故事拍成电影上央视黄金档!)

“定了……定了……”3月8日,风光旖旎的娘娘山下,普古银湖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喜大普奔”,以“老板”陶正学为原型的电影《三变》走上央视的消息不胫而走。

去年12月28日,经过两年多的选拔,陶正学当选为“全国十佳农民”。今年3月6日,六盘水市委宣传部传来消息,以陶正学为原型、反映六盘水“三变”农村改革题材的电影故事片《三变》,将于3月10日20:15在CCTV-6首播。

“那是去年,开机发布会那一天,陶万山哭了。”娘娘山景区宣传部副部长王光厚说,这一天,山里汉子陶万山哭了,也笑了。笑容易理解,他哭什么——男人流血流汗不流泪,是谁触动了他的泪腺?他是真哭吗?王光厚说:真哭,发自肺腑的真情流露。

陶万山是电影《三变》中的男一号,原型是报告文学《亲亲娘娘山,吻我银湖水》中的主人公、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陶正学。出于对正能量的“充电”,主旋律的升华,为了刻画一个更加丰满真实的陶正学,编导选择的角度,人物刻画与故事情节的展开,均与原型有所不同。

10月20日,《三变》在盘县新城红果杀青,距离开机仅仅21天,500多个小时。而电影故事情节的经历则是3年——“一千零一夜”,写到陶万山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乡亲们欢送他上北京领奖。

“我和六盘水的缘分很奇妙,曾在六盘水拍了三部电影,《三变》给我的感觉是直击心灵的。”导演张弛谈起此次拍摄过程,内心激动不已。2007年底,他来到六盘水拍摄《地下的天空》,2010年底《乡村风云》问世,现在的《三变》定播,数不清来过六盘水多少次了,对六盘水有着深厚感情和眷恋。

时隔几年再来六盘水,张弛感觉六盘水和十年前相比变化很大:“我还记得初次来六盘水时比较艰苦,还得转机转车。现在主要感觉交通越来越方便,城市建设越来越美丽,盘县给我的感觉像一个地级市。”

回想在六盘水拍的首部电影《地下的天空》时,张弛不禁感慨道:“当时六盘水没有影院、没有屏幕,想看样片还要去贵阳或昆明,现在影院有很多啦!”张弛表示,通过这段时间的拍摄,他明显感受到六盘水经济建设的变化和文化产业的变化以及六盘水在拍电影方面的环境、气候、人文地貌、少数民族等众多资源优势,而且是贵州独有的。

“还记得《康熙微服私访记》里面的三德子吗?”影片中以陶正学为原型塑造的男主角陶万山由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员吴军出演,听完介绍,记者着实吃了一惊,因为吴军的外貌和陶正学实在太像,站在一块,没人不说他们是同胞兄弟。

“在看到陶正学跟他的乡亲们把一个荒山野岭、破水沟变成了金山银湖,在心里能强烈地想象到这种不容易,感同身受。通过这部电影,对我个人经历也是一次提升。”敬业的吴军对自己的表演不敢说满意,但感冒后仍在风雨中坚持拍摄的吴军足以证明他的努力和对影片的重视。为了更好地诠释和演绎“陶万山”这个角色,吴军来到盘县后,实地观察、感受了老百姓的生活,老家在湖南益阳桃花江的吴军,来到六盘水后觉得跟在自己家无区别,饭菜还要更加重口味,并称这边的人都很实在。

21天的拍摄,剧组的美术师孙先生算了一笔帐,仅盘县、水城、普安的村庄就跑了30多个,最长时间的拍摄是在水城县花戛乡的天门村,差不多5天。他认为,天门是原生态保存最好、风景最优美的地方,除了民族风情、古榕树、还有大山、峡谷、蓝天、北盘江水。

《三变》是一部农村改革题材的电影故事片,由电影频道出品,中共六盘水市委宣传部、中共盘县县委宣传部、贵州娘娘山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公司、贵州大爱文化公司联合摄制,由六盘水市扶贫局、市文联、市总工会和盘县生态旅游局、盘县总工会、盘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盘县新华能源大酒店等单位协助拍摄。

(劳动时报全媒体记者 曾万锦/文,图为电影《三变》剧照)

版权声明:
作者:admin
链接:https://a.aijue4.com/2023/03/30/%e4%b9%90%e9%b1%bc%e4%b9%b0%e7%90%83app-%e5%85%a8%e5%9b%bd%e5%8d%81%e4%bd%b3%e5%86%9c%e6%b0%91%e8%bf%99%e4%b8%aa%e5%86%9c%e6%b0%91%e9%80%86%e5%a4%a9%e5%95%a6%ef%bc%8c%e5%bd%93%e9%80%89%e5%85%a8/
来源:聚合创造官网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